Thursday, December 27, 2007

Chaos

雖然早就知道, 不過忽然還是會覺得失落. 再怎麼努力, 這家公司跟這個產業有無盡的結要解. 我心中的烏托邦呢?

還在, 一直都在, 只是看起來更遙遠.

或許該少看點書, 少做一些花而不實的事情. 混亂, 就繼續混亂吧...

Wednesday, November 7, 2007

Discipline

"我覺得 code review 跟 testing 是不同的 discipline, 我不建議把他們一起推動." 我還是一樣滿口夾帶著洋文, 不同的是我用了一個奇怪但所有人都聽得懂的字 -- discipline.


軟體開發常常充滿了矛盾, 所以非常貼近真實人生. 所以愈是隨性的軟體製程, 團隊成員就必須愈有紀律 -- 包括團隊的紀律還有自我的紀律. 所以反過來說, 越是正規的軟體製程也就越適合用在沒有紀律的團隊; 最好再加上可以作一堆防呆限制的工具.

制衡, 權衡, 平衡. 軟體開發的奧義就是要在流程, 人才跟技術間找到最佳平衡, 而人生不也是在不斷地妥協跟平衡嗎?

原則 + 紀律 + 智慧 + 典範 = 大師

而我還需要很多很多的 discipline.

Wednesday, September 19, 2007

Consistency

"我成了自己讨厌的那种说话夹带著英文的人" 對岸舊同事的 MSN 暱稱上寫著, 而我也才知道原來我被他討厭過. XD

其實在踏上大陸之前, 早就已經做好面對大中國主義的心理準備了. 而果不其然, 也有不少大中國主義的挑戰; 不論是對台灣, 對美國抑或是對日本.

硬要把所有的英文術語翻成中文這件事, 讓我想起小時候曾經有發行過中文版的 DOS -- 並不是你可以用中文當檔名, 而是所有指令都是中文的, 還可以用中文來寫 BASIC. 這件事到底有多蠢呢? 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形容...

其實還在唸高中時我也在報紙社論上看過有人發表過類似的文章, 批評說話時總是帶著英文的人. 那時我也蠻認同的, 也一直試著避免自己這樣. 直到後來我才明白, 那樣的態度適用於生活, 但不適用於工作; 特別是天殺的軟體開發.

轉換一定會有所損失; 翻譯也一樣. 損失也就算了, 還有更慘的.

這一陣子我負責的建構管理 (configuration management) 是個很好的例子, 這四個字恐怕連工程師都不一定懂. 更別說它還有組態管理, 形態管理的別名. 那對岸叫作什麼呢? 配置管理. 於是損失原意之外, 還造成了分崎.

使用原文是保持一致性 (consistency) 最好的辦法, 沒有人喜歡查詞彙表 (glossary), 更別提被要求要寫. 所以拜託拜託, persistence layer 別叫作持久化層了吧?

不過卻忽然想用中文來寫 Java...


公開的 類別 世界你好 {
公開的 靜態的 無效的 主要(字串[] 參數群) {
系統.輸出.列印一行("世界你好");
}
}

這真是太見鬼了啦... XD